总体目标:
1、努力学习比较系统的专业心理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丰富自身的人文底蕴。
2、积极投入教育科研,探索规律,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每年有科研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3、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考试评价等各方面给多做研究,开展对教材、教法和学生学习情况的研究分析,使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发展计划:
1、学习内容:
(1)师德教育
内容:认真学习师德标兵先进事迹,学习师德教育相关文件等。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参加集中培训等。
达到效果:提升自己的师德师风,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新课程
内容:新课程标准现新教材培训、校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新课程与评价改革等。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参加集中培训等。
达到效果:
把握新课程理念,并用之指导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工作。
(3)中小学学生管理与教育专题
内容: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同伴互助等。
达到效果:学习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学方法,重视对学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学生人格健全地发展。
(4)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教师心理与心理健康、心理疾病与心理保健、心理健康咨询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集中培训等。
达到效果:通过学习懂得关爱自己的生命,热爱生活珍惜健康和生命,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促进身心和谐发展,远离疾病,永葆健康。
(5)学科专题
内容:学科专业知识的拓展及更新、课堂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等。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参加集中培训等。
达到效果:能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教学科研
(1)、主动参与公开课,教研课,争上优秀课。
(2)、与组内教师探讨新课程理论,集体备课。
(3)、坚持参加每周一的教研活动,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眼界。
(4)、每周听课至少2节,撰写“五好文章”至少每月一篇。
(5)、每两月写教育随笔一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