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与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与教学策略研究》开题论证报告
发布时间:2014-04-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湖塘实验中学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课题批准号     E-a/2013/003      

课 题 名 称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与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主持人        张伟俊       

所 在 单 位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开 题 日 期       2013年12月10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201311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131210

开题地点:湖塘实验中学报告厅

人: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胡小凡

评议专家: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龚国胜  李令勇

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    朱晓承  徐惠仁

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顾志平

参与人员:课题组全体成员和部分其他教师

活动议程:

1.课题组负责人汇报

课题组负责人张伟俊简要介绍本课题的概况、按照课题方案已做的研究工作,以及课题组推进下阶段研究工作的措施。

2.专家点评

专家组成员对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对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3.课题组研讨部署下阶段研究工作。

二、课题组成员(不包括主持人,限10人)

序号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专长

研究任务分工

1

王燕萍

中学一级

湖塘实验中学

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

2

薛丽萍

中学一级

湖塘实验中学

教学管理

活动组织

3

汪丽萍

中学一级

湖塘实验中学

教学研究

实践研究

4

 

中学一级

湖塘实验中学

教学研究

实践研究

5

苏红芬

中学一级

湖塘实验中学

教学研究

实践研究

6

梅莉莉

中学二级

湖塘实验中学

教学研究

实践研究

7

薛小霞

中学二级

湖塘实验中学

教学研究

实践研究

8

陆樱花

中学二级

湖塘实验中学

教学研究

实践研究

9

徐俊杰

中学二级

湖塘实验中学

教学研究

实践研究

10

齐雯逸

中学二级

湖塘实验中学

教学研究

实践研究

三、开题报告要点:核心概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组织管理、研究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综合与实践课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四大领域的课程内容之一。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重在综合是指在活动中,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

2、课型范式

所谓课型,就是课的类型,它是把各种课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型,每一种类型就是一种课型。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主要是针对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归纳总结典型的课型,结合具体的实例对典型课型的课堂结构、教学指导要点、常见问题等进行建构,形成开展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

3、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设定教学目标后,依据已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为解决教学问题而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于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就是要根据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特点,寻求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最优化,真正做到通过综合与实践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研究目标

1、推进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本课题研究力求建立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框架,促进其在实践土壤中茁壮成长。

2、构建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和教学策略。本课题研究力求探索出符合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特点的课型范式和教学策略,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的指导意见,并在区域内示范和辐射。

3、提升初中数学教师实施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水平。本课题研究引领初中数学教师对自身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过程进行研究和改革,构建课型范式和教学策略,并用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己实施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水平和教科研的能力。

4、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本课题研究指导教师科学实施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能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5、促进课堂教学研究,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本课题研究构建的课型范式和教学策略让初中

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指导从无形走向有形,强化教师对教与学关系的重新审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教互动、少教多学,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6、积累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典型案例,在区域内交流推广。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研究,二是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策略研究,这两部分内容相辅相成,涉及教与学的内核。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特点、价值的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理清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特点和价值。

2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深入调查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实施现状,总结已有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3、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的研究。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并对课型特征、课型实施流程、课型实施要点、典型案例与分析、常见问题与对策等展开研究。

4、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教学策略的研究。在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性质和特点,构建具有普遍意义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教学策略。

5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在实践研究中,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学情,开发一些具有学校特色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校本课程。

6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与学的评价研究。本研究将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学校关于初中综合与实践课的教与学的评价意见。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收集国内外有关初中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相关专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整个课题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资料积累和外部借鉴。

2、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通过调查和访谈法,了解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的现状,总结经验,明晰问题,为顺利开展课题研究指明方向。

3、课堂观察法。通过观察法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研制相关的课型范式和教学策略。

4、行动研究法。在“计划行动反思--改进行动”的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和调整研究方案,将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解决研究中的现实问题。

5、经验总结法: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断反思和总结,形成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课型范式和教学策略

(五)组织管理

本课题由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副校长张伟俊主持,全面负责课题的研究工作。由数学学科部主任王燕萍负责课题研究工作的策划,由三个年级的学科组长负责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课题组核心成员起骨干引领作用,带领我校数学学科部30多位教师积极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实现课题研究的常态化。

(六)研究进度

 

本课题计划三年完成,研究过程大体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33月至201312月):准备阶段。通过文献研究,搜集资料,撰写课题申请书;建立研究网络,制定研究计划;召开开题论证会议,聘请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141月至20148月):启动阶段。其间进行系统的前沿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专题培训,初步形成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实施意见。

第三阶段(20149月至20158月):实施阶段。其间课题组全面进入实施阶段,立足课堂教学实践,着手构建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和教学策略,形成课题的中期报告。

第四阶段(20159月至20168月):深化调整。其间根据中期评估的情况,总结经验,调整思路,改进不足,使研究走向深入。深化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工作,总结研究经验,形成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课型范式和教学策略

第五阶段(20169月至201612月):总结阶段。全面完成课题组的结题报告,编印研究专辑,举行鉴定会,完成课题评审工作。

(七)经费分配

本课题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根据省规划办核拨的资助经费,学校将以不低于11的比例划拨配套经费。本课题的主要经费分配如下:(1)专家指导费0.6万元;(2)调研培训费1万;(3)学习资料费0.6万元;(4)开题、结题鉴定论证费0.6万元。以上4个科目经费预算合计为2.8万元。

(八)预期成果

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

(限5项)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实施现状研究

调查报告

20143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特点与价值分析

论文

201412

优秀课例与教学反思

课例集

20156

优秀教学录像

视频录像

20156

课题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研究报告

20156

最终成果

(限3项)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优秀教学资源库

案例集、教学录像

201610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和教学策略

论文

201610

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研究报告

201612

 

                     课题负责人签名

 

                                                             

四、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左右。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张伟俊副校长主持的课题“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与教学策略研究”,于20133月设立,201311月由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确定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重点资助课题。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方法和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机会,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因此,课题组推动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向常态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加强课型范式的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这对提升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实施水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多年来,湖塘实验中学聚焦课堂,努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积累了许多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本课题立项以来,已经做了不少前期研究工作,组织集体学习相关理论和先进经验,开展专题研讨,围绕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实施情况,总结已有成果与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可以说本课题研究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

建议课题组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根据行动计划认真实施,扎实推进,又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努力从实施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实践出发,开发典型的教学案例,构建科学的课型范式,寻求适切的教学策略,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的指导意见。

建议本课题不仅要作为一项学术研究项目,而且要作为学校数学课程建设的一项行政工作,积极组织研究与实施。要研究制定比较完整的、具体的、体现本课题基本精神的行动计划,然后付诸行动,积极实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五、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

 

 

 

 

无重要变更内容。

 

 

 

 

 

 

 

 

 

 

 

 

 

 

 

 

 

 

 

 

 

 

 

 

 

 

 

 

 

 

 

 

                    课题负责人签名

 

                                                     

 

 

六、开题论证小组成员(至少5人)

序号

论证组职务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签名

1

 

 

 

 

 

2

 

 

 

 

 

3

 

 

 

 

 

4

 

 

 

 

 

5

 

 

 

 

 

6

 

 

 

 

 

 

七、省(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意见

 

 

 

 

 

 

 

 

 

 

 

 

 

 

 

 

 

省(市)规划办公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