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国民革命
发布时间:2021-06-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玲

1.jpg

2021年5月31日  黄尧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让我们一起学党史,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内容是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亦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大革命",是指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国共合作破裂。

国民革命的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

共产党方面,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罢工达180多次,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但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中国共产党从实践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单枪匹马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明确党在现阶段“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重要任务。大会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

国民党方面,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后,孙中山依靠地方军阀,相继发起多次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革命运动,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二次护法,一次次的失败他意识到拥有可靠革命力量的重要性。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认真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决定学习俄国革命的经验和方法,改组国民党,以振兴国民党进而振兴国家。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就《宣言》的宗旨作了演说,并说明通过的《宣言》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对内推翻北洋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大会正式决定国共合作,采取的方式就是党内合作。大会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1924年,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国民革命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全国革命形势日益高涨。在南方,广州国民政府进行了统一广东的战争,肃清了广东境内的大小军阀势力,成立了国民政府,组建了新型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军。在北方,由于国共两党的共同组织和发动,反奉倒段群众运动此起彼伏。与此同时,1925年5月30日爆发的全国规模的五卅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斗争中受到很大锻炼,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干部,党组织也得到极大发展,在斗争实践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党领导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奠定了基础。

1926年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运动的高潮。7月6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广州成立。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以武力打倒祸国殃民的封建军阀(主要对象是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奉系军阀张作霖),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约10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由于北伐军的英勇善战,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援,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就打垮了吴佩孚,消灭了孙传芳主力,将革命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直指黄河流域,席卷了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的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革命势力的猛烈发展,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1927年3月,帝国主义借口外国领事和外侨生命财产受到损害,命令它们在下关的军舰对南京市内的北伐军和市民开炮轰击,制造了中国军民死伤2000余人的南京惨案。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同帝国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右翼勾结起来,加紧反革命阴谋活动。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时,中国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他们放弃革命领导权,压制工农运动,对国民党右派反革命活动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拒绝党内的一切正确意见,对国民党不但不加戒备,反而还命令武汉工人纠察队将武器交给汪精卫的武汉政府。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随即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还提出了"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大批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遭到杀害("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至此,蒋汪反革命合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国民革命的意义和教训

首先,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实际上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演习。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其次,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中国共产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革命历史斗争经验。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国民革命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