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由常州教科院牵头组织,朱志刚、庄晓蓉、刘霞老师主持,常州市全体地理老师参加的“常州市初中地理跨区联合教研活动”在湖塘实验中学举行。本期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地理数字化学习的手段与模式探讨”。我校地理学科部潘亚波老师和来自丽华中学的蒋菲老师,以《海陆变迁》一课为基础,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同课异构,全市初中地理老师进行了观摩。
活动第一部分,两位老师带来精彩的课堂教学。潘亚波老师首先由“幽灵岛”的传奇故事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采取自主学习课堂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海陆的变迁知识,再让学生找找海陆变迁的证据;随后在大陆漂移说的学习中,潘老师让学生剪一剪准备好的世界地图,亲自来拼一拼,感悟一遍当年魏格纳探究的过程,很好的利用了数字化学习的资源;再次潘老师结合填海造陆,拓展学生思维,通过迪拜等国的事例,让学生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填海造陆的好处与弊端,锻炼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穿透了人地关系的本质,同时还穿插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蒋菲老师则采取另一种方式,由撕纸开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再由学生拼图,引入新课;随后蒋菲老师请学生自主学习大陆漂移学说,并请学生上台阐述自己理解的大陆漂移说;然后蒋老师在板块构造学说中播放了一段视频,充分展示了数字化教学手段的力量,再让同学们分别选取太平洋、地中海、红海等几个地区,找找他们的变化趋势,合作讨论交流,及时的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各具特色,很好的体现了探讨的主题,整个课堂过程思路清晰,材料生动详实,课堂互动精彩。
常州地理教研员朱志刚、庄晓蓉及特约专家指导刘霞老师主持了评课议课研讨活动。专家老师高度点评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全市初中地理教师一起进行了“数字化学习手段如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的专题研讨。研讨中,老师们提到要更好地利用学乐平台,加强数字化学习手段和课堂的融合,希望老师们练好扎实基本功,不必拘泥于课本的逻辑,积极进行课程重组,打造特色化的地理课堂,同时强调了适当的精心设计互动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本次教研活动虽然讨论时间不长,但针对性很强,效率很高,大家收获颇丰。
撰稿:李焕 审核:陈建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