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首页>>校园新闻>>新闻动态>>文章内容
国保反恐知识园地
发布时间:2014-11-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知识点一:

1.以公开打出或者张贴、散发、传播标牌、标语、传单、呼喊口号等方式,纠集多人聚集、围观,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构成犯罪的,以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追究刑事责任。 

2.集会游行示威是指公民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公民申请个人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公安机关依法应予受理。

3.未经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对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警告或者拘留。          

4.对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不听劝阻的,以“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5.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注册登记,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被取缔后,仍进行活动的,以“非法以社团名义活动”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6.对于被依法撤销登记的社会团体,仍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的,以“以撤销的社会团体名义活动”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7.邪教案件,是指邪教和冒用宗教、气功的非法组织以及其成员实施的危害或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案件。  

8.制作、传播两种以上的邪教宣传品,同一种类的应当累计计算,不同种类的不能换算,也不能累计计算。               

9.为了传播而持有、携带邪教宣传品,且持有、携带的数量达到规定数量标准的,根据具体案情,按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犯罪预备或未遂论处。                                   

10.非邪教组织人员与邪教组织人员通谋,为其制作邪教宣传品,且达到规定数量标准的,或者为邪教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情节严重的,以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的共犯论处。      

11.多人就同一信访事项到信访接待场所走访,拒不按照《信访条例》规定推选代表的,经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训诫或者制止。            

12.乘坐交通工具时抛撒信访材料,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以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行为,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13.采取放火、爆炸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自伤、自残、自杀,危害公共安全的,以放火罪、爆炸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4.冒用宗教名义从事或组织宗教非法活动、会道门、迷信活动的,以“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或“利用邪教、会道门危害社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15.宗教活动场所内不可以经销宗教用品、宗教艺术品和宗教出版物。    

 

练习题:

1.以公开打出或者张贴、散发、传播标牌、标语、传单、呼喊口号等方式起哄闹事,严重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构成犯罪的,以(   B   )罪追究刑事责任   

A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B寻衅滋事罪,  C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D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           

2.未经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以(A)罪追究刑事责任。   

A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B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C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D寻衅滋事罪         

3.聚众扰乱信访工作秩序,情节严重,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以(  C  )罪追究刑事责任。   

A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  B寻衅滋事罪,C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D聚众扰乱单位秩序罪  

4.任意损毁、占用信访接待场所、国家机关或者他人财物,构成犯罪的,应当以(A  )追究刑事责任。

A寻衅滋事罪,B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C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              5.对利用互联网进行宗教非法活动、攻击、抵毁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可依据(  D  )规定,以“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传播违法信息”给予行政处罚。   

A《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B《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C《治安管理处罚法》,D《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6.对擅自制作、销售宗教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宣传品的组织和个人,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商请( B  )部门处理。

A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治安管理部门予以处理,B  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处理,C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宗教事务部门予以处理,D宗教事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处理。             

7.对擅自制作、印刷、装订宗教非法书籍和宣传品的印刷单位,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商请( D  )部门处理。 

A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治安管理部门予以处理,B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宗教事务部门予以处理,C宗教事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处理,D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处理。                 

8.对违反国家规定出版、印刷、复制、发行编造散布邪教教义的非法出版物,构成犯罪的可以( AC )罪追究刑事责任。 

A非法经营罪,B 侵犯著作权罪,C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D诽谤罪          

9.对邪教人员运输、( ABCD)、悬挂邪教宣传品数量较大、情节较重的,以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追究刑事责任。     A传播      B散发,    C张贴      D投寄 

10.传单和( ACD )属同一种类的邪教宣传品。     A图片      B刊物  C标语  D报纸   

11.下列( ABCD )行为经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构成扰乱单位秩序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拒不通过法定途径提出投诉请求  B不依照法定程序请求信访事项复查、复核,    

C信访诉求已经依法解决,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     D越级走访           

12.下列( ABCD )行为经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构成扰乱单位秩序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B将年老、年幼、体弱、患有严重疾病、肢体残疾等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C在信访接待场所摆放花圈、骨灰盒、遗像、祭品,焚烧冥币,D在信访接待场所停放尸体。        

 

13. ABCD )他人采取过激方式表达诉求,扰乱信访工作秩序的,以扰乱单位秩序或者聚众扰乱单位秩序,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煽动,  B串联,  C胁迫      D诱使   

14.在信访接待场所、其他国家机关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上非法携带枪支、弹药、弓弩、匕首等管制器具,或者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物质的应当如何处理?    ABCD

A及时制止, B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C情节严重,危及公共安全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收缴枪支、弹药、管制器具、危险物质  

15.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或者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应当如何处理?( ABC  )。   

A以阻碍执行职务、阻碍特种车辆通行、冲闯警戒带、警戒区,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B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C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构成犯罪的,以妨害公务罪追究刑事责任。D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以破坏交通工具罪追究刑事责任。 

16.对在合法登记的宗教场所以外从事的宗教非法活动,如何处置?   ABCD

A商请宗教事务部门依法处置,对构成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对为宗教非法活动提供相关场所的经营机构,可商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提供,C有集会、游行、示威行为的,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D对活动中制造生活噪声、干扰他人生活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17.我国宪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含义?(ABCD      A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B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C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D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18.下列行为,可商请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处罚。(ABD

  A对出版物中带有诬蔑、歧视宗教及破坏民族团结内容的,B对擅自制作、印刷、装订宗教非法书籍和宣传品的印刷单位     C擅自在宗教活动场所内经销宗教用品、宗教艺术品和宗教出版物,D对擅自制作、销售宗教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宣传品的组织和个人。           

19.对外国人在境内从事宗教非法活动,视违法情节,可作( ABCD)处理。

A不予签发签证,      B不准入境,      C行政处罚    D限期出境            

20.下列关于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实施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制造、散布迷信邪说,指使、胁迫其成员或者其他人实施自杀行为的,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   B制造、散布迷信邪说,指使、胁迫其成员或者其他人实施自伤行为的,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   C以迷信邪说引诱、胁迫、欺骗或者其他手段,奸淫妇女、幼女的,以强奸罪追究刑事责任,   D以各种欺骗手段,收取他人财物的,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知识点二:

1.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违法犯罪团伙。      

2.境外某恐怖组织的一名成员在西亚某国制造了一起人肉炸弹爆炸案件,当场炸死多人,其中中国公民2名,对于该恐怖分子的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没有管辖权。    

3.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4.恐怖活动是指以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为目的,采取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不包括煽动、资助或者以其他方式协助实施上述活动的行为。                  

5.某人因组织、领导恐怖组织罪被判处十二年有期徒刑,在服刑八年后,因表现良好,监狱可为其办理假释。    

 

6.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负责对公布的恐怖组织及恐怖分子的资金或者其他资产进行冻结,并按照规定及时向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和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7.资助恐怖活动是指为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筹集、提供经费、物资或者提供场所以及其他物质便利。

 

练习题:

1.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是指以进行恐怖活动为目的,组织、领导、积极参加或者其他参加恐怖组织,危害(B )的行为。 A国家安全,B   公共安全,C 社会安全,D人身安全  

2.某市市民张某以“啊铁2009网名在天涯论坛上发布“某市遭袭,全球震惊”帖子,声称将袭击该市的学校和幼儿园,并扬言“幼儿的死伤应是空前的”,引起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及师生恐慌。宾杰的行为涉嫌(B   A寻衅滋事罪,B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C  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不够成犯罪                

3.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由( C)公布。    

A国家反恐怖工作领导机构,B    国务院,C公安部,D国家安全部    

4.只要能使人产生恐惧并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公众恐慌,严重扰乱( C )的虚假信息,都属于恐怖信息。   

A政治秩序,B     治安秩序,C 社会秩序,D 生活秩序   

5.由于不明真相,出于善意关心和提醒等原因而发布和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与蓄意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  D  )。

A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B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C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D不应追究刑事责任           

6.1993至1996年期间,藏族人罗让旦真在任教期间认识泽戈,在泽戈处借阅了其从境外带回的内容涉及民族分裂等反动内容的书籍《神的旨意》、《达赖喇嘛国外访谈录》,并将书中有关反动内容摘抄下来,刻在腊纸上,然后在藏文中学油印室油印装订成20余册,向格尔登寺和尚党真、托美等人传播,要求他们散发并以诵经的形式天天念,以祈祷实现达赖分裂国家的心愿。罗让旦真的行为涉嫌( B  )。

A分裂国家罪,    B煽动分裂国家罪    C故意传播恐怖信息罪,D编造恐怖信息罪

7.恐怖活动人员是指(ACD)恐怖活动的人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 A组织,  B同情,  C策划  D实施   

8.我国认定的恐怖组织包括( ABCD)

A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  B东突厥斯坦接访组织  C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D 东突厥斯坦新闻信息中心。        

9.下列( BCD )属于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重要特征。    

A具有严重的反社会性,      B具有严密的组织性,  C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D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和危险性         

10.下列关于分裂国家罪犯罪构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ABD )。

A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的统一,B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C主体是特殊主体,D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1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BC  ) 

A对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B对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应当给予治安处罚,

C   对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     D对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应当立案追诉。

12.资助恐怖活动的表现形式包括为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 BCD

A提供情报信息    B筹集物资,  C提供场所,      D提供经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