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的第一项议程便是一起分享这本书的阅读感悟。唐欣寅老师首先做了关于《信息类文本阅读课型》的主题报告,向工作室的其他成员讲述了她读了这本书的阅读感悟和实践反思。唐欣寅老师结合初一年级正在教授的新闻类文章,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说,不同体式的文章有不同的读法,而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要是为了了解周围的世界,是“为获取和使用信息而阅读”,如在教授新闻这一体裁的过程中,阅读的目标更应该侧重于了解新闻的内容,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和能力。唐欣寅老师的看法引起了其他工作室老师的共鸣。
随后,胡小凡主任针对此主题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首先解释了一下为什么要研究课型与实施,然后谈应遵循的教育理念,特别强调在课型应用过程中要贯彻尊重学生自主建构的主体、多元智力理论的践行、复杂哲学的考量和生命成长的导引这四大教育理念。此外,他还对实施的基本原则做了具体的阐释,就文本体式与学习内容的甄别、先学后教的具体应用、教学容量与学习活动的调控等原则做了结合实践案例进行了阐述。
接着,胡小凡主任又带领大家研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周玲老师提出了目前学生对待教学案的疲惫感的问题,庄烨老师则对作文教学还有疑惑。冯小玲、黄俊两位老师对之做出了相应的发言,使得两位年轻老师瞬间耳目一新。胡小凡主任也结合自身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操作策略,并提出要让学生多多的整理教学案,作文要从初一抓起。
本次工作室活动时间仅有一个小时,但是各位工作室的成员却收获良多。小凡工作室一个月两次活动,持之以恒,从书本到实践,为每一位工作室成员提供了诸多成长良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