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中创新,研究中提升
记张宏美老师《口技》公开课
发布时间:2013-05-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2013年5月6日下午,我校张宏美老师在初二(17)班开设了一堂风趣生动的公开课。此次授课课文是林嗣环的《口技》,张宏美老师围绕着“主题单元目标与课堂目标的确定与深度学习”的研究主题,紧扣单元目标与课堂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语文功底和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众多老师前去聆听,现场感受其独特的课堂魅力,并在课后进行了积极研讨。。
古语曰“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任何一节好课都是一门精心打磨、精益求精的艺术,张宏美老师的课堂正是为我们呈现了一位成熟教师在一方讲台前挥洒自如的风范。本次公开课,张老师在深度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以角色的转换为主线,将“我是学生,我读文章”、“我是宾客,我谈困惑”、“我是口技人,我谈构思”、“我是作者,我谈写作特色”四个主题环节贯穿整个课堂,在形式的创新构建中,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不动声色地指导学生从四个角度来切入学习文章,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领学生感受口技者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体悟文章作者的匠心独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观点在张宏美老师的课堂教学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她引导学生打开学习文章的缺口,鼓励学生不断自主深入挖掘一篇文章的奥秘,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学习的收获与快乐。在生动活泼的形式框架内,她以“读音、句读、文气”为朗读要求,亲身示范,其朗读层次分明,短促有序,疏密有致,俨然一位“口技者”。她重视学生集体智慧的凝聚,问题由学生中来,并由学生独立解决,在疏通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口技人”的角度设计表演构思,学生在深入挖掘文本的基础上以板书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口技人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而后又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的变化。在一次次富有智慧的引导中,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迸发出极大地学习激情与智慧,极为出色地总结归纳出文章丰富的写作特色,张宏美老师还将这一课堂智慧迁移到课外,指导学生以“精彩的课间十分”为主题进行片段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自如使用。
张宏美老师凭借其扎实的文学素养与教学能力将一堂颇有难度的课堂深入浅出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课堂环节前后贯穿,一气呵成,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课后,众多老师在评课的过程中对这堂课给予了高度的赞叹,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丰富深刻的教学内容,娴熟自如的教学方法……都在这一堂课中熔于一炉。浓厚的语文味始终洋溢在课堂的每个角落,在不断富于感情的朗读中,立足文本,读通读透,适当进行迁移训练,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在满足中进步,张宏美老师真正做到了在课堂上凸显学生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并在不露声色中给予方法的指导、情感的熏陶,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感情、有思想的人。通过一番评课与讨论,各位教师对教学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交流的过程中,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教学技能也得以深化。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