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首页>>校园新闻>>新闻动态>>文章内容
追寻长者足迹 遨游数学王国
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杨乐院士前来我校作报告
发布时间:2009-05-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周 星
     2009年5月12日,是我校建校以来一大喜庆的日子,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杨乐院士来我校视察并作报告,受到我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杨乐院士于当天下午3:20在我校报告厅作了报告。报告会由顾志平校长主持,上级领导、教师和学生共200多人聆听了报告,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
    杨乐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乐院士在函数模分布论、辐角分布论、正规族等数学领域,以其众多极富创造性的成果为数学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年来他一直站在世界最前列,是国际上的领头数学家之一。他曾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华罗庚数学奖、陈嘉庚数理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与国家图书奖等。 
    顾志平校长首先热情洋溢地致欢迎辞。他代表我校全体师生对杨乐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两位少先队员向杨乐院士献花。杨乐院士愉快的接受了鲜花。接着,顾校长在欢迎辞中向全体师生介绍了杨乐院士的业绩。在热烈的掌声中,杨乐院士作了关于“数学.应用.成才”的专题学术报告。
    杨乐院士用朴实的语言,并引用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向全体学生提出了要求与期望。他说,中学阶段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向大家提出几点要求。第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年轻人要有理想,有抱负,这点很重要。第二,在学习方面,要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大家不要以为兴趣是天生的,兴趣完全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接触多了就可以慢慢对它产生兴趣。我们中学生充满了朝气,充满了活力。只要大家肯花功夫,就能学好功课。我们必须坚信这一点。第三,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身子女,缺乏吃苦意识,因此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就必须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我们要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不能被困难和挫折吓到,要有吃苦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取得成功。第四,成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长期过程,成才需要持久不懈的准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成才的关键是要有坚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心,成才的过程贵在坚持,而这也正是从事学习或研究的关键所在。
    杨乐院士最后总结说,学习和成才没有诀窍,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取得成功。中学阶段学习的内容比较少,我们同学只要课堂上聚精会神的听讲,当堂就可以消化所学的内容,所以同学们要抓紧大好青春时光,多多学习知识,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有用的人才,为武进、为江苏乃至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杨乐院士的精彩报告不时赢得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报告结束之后,他还回答了师生们的提问,就“您是以怎么样的治学精神取得成功的”、“进入北大这样的知名高等学府,我们初中生现在要准备什么” 、“如何让学生走出数学学习的困境”等问题一一作了中肯的回答,他在回答中讲述了自己数学人生的成功之路,并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端正态度,要从学好课本、学好本领入手,而不是为了考试分数;二是严谨的推理,做学问要精益求精。最后他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认真学习数学,尽情地遨游数学王国。
    顾校长在师生互动后总结说,对杨乐院士能来我校作报告表示十分感谢,并指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正是在这样的大师们的精神鼓舞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学术魅力和影响力是无穷的。此次杨乐院士的报告给我校的每位同学和老师以极大的鼓舞和帮助。他建议全场师生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杨乐院士表示感谢。
    杨乐院士的报告,使师生们深受启发和教育,使大家更加深刻地懂得如何面对正确人生,激发了我校同学学习数学和探索数学奥秘的热情,同时也使师生们深切地感受到数学大家的风范。
    我校《常州日报》的“小记者苑”的小记者也采访了杨乐院士。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