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决定出路,角度决定深度,成功的班级管理,要运用“晓之以理”的思想管理,“行之以规”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动之以情”的情感管理,“贵在自主”的全员自我管理。
——丁如许
假期以平和的心态读完了《班主任专业基本功》,作为一本理论与实例兼备的书籍,所带的心灵的洗礼是多方面的,下面就我带班经验浅谈几点感悟:
首先,班主任要做好自己。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班级管理中,尤其要重视教师的身教作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每接一个新班,刚开始我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每天早晨提前上班,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班级的卫生,桌子是否排得整齐,地面是否干净,如果有不到位的地方,我就亲自动手,把工作做好,这些小小的举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激励着学生。一段时间后,学生就渐渐形成认真、细心地做事的好习惯。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时,要注意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亲自去实践,凡事首先严格要求自己,然后再去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就会心服口服,事事出色完成。如果班主任能够以身作则,处处身先士卒,事事从我做起,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就能取得对班级工作的发言权和主动权,把班级工作做好。相反,如果班主任言行不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不先做到,成为“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矮子。”学生当然就不会听你的,工作自然就不会做好了。
其次,要培养好小干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贵在自主的全员自我管理教育很重要。
班主任所面向的是一个大集体,面临的事情多而复杂:每天除了上课,批改作业,还要进行日常工作管理,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现在中学生精力充沛、竞争意识增强。针对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开展竞选班干部和学习、纪律、卫生、体育等项目的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高涨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时间精力吸引到校园、班级学习、思想的竞争中。在学习上,可要求学生每学期自己找一位竞争对手(水平相当),比成绩比进步。学期结束,班主任对胜利者送上卡片,表达祝贺,勉励他们不断超越;对挑战失意者班主任则要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激励他们重拾信心,不甘落后,急起直追。而课间纪律、卫生、语言文明、作业等方面则开展小组竞赛效果会好些。设立比赛规则,违规扣分,为班级增光添彩加分,每个月末统计好分数,看哪小组分数最高,分数高的小组将获得“神秘”礼物……通过多种形式的竞争,培养学生的上进心。“班主任要学会授权,善授权,适当的授权会给学生带来许多好处。”我们应适时做一做“懒老师”,对班上的事情常说:“你们自己处理,实在不行再来找我。”或者说:“找班长去。”刚开始,做卫生的学生有的拿着扫帚互相追逐,有的偷偷溜走;早自习时,老师不进教室,课堂就像个“茶馆店”。可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班级工作会渐渐上了正轨。卫生,体育不要老师过问也能搞好,纪律不差,课堂气氛也更活跃了。
最后,要坚信爱的教育力量无穷。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着名的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教师要热爱学生,应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女手足,对他们的关心、热爱和责任感还应超过自己的儿女手足。有了这种感情,才能把每一个学生培育好。”因此,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像家长对待孩子一样,既要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真诚地爱护学生,与学生彼此信赖,有深厚的情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毫不放过。理解是教师热爱学生的基础,当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发展等方面遇到困惑时,班主任就应该像朋友一样设身处地为着想,能容纳,宽容集体中的每一位成员,一视同仁,决不厚此薄彼。
期望心中所想即为行动所做。用书本武装头脑,让班主任的工作更加行而有范,行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