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语文学科部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玲

冯小玲.JPG

2021年3月15日  冯小玲

大家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语文学科部的继承和发展》,主要是代表语文学科部汇报一下近期的工作情况以及下一阶段的计划。

“三分语文课时制”是我校语文教改方案,2003年起由顾校长带领语文骨干教师设计和制定的,并以此作为本校课程改革重点项目。该项目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并顺利结题,2010年该项教改实验荣获“江苏省第一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而近年来在成果推广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期。又恰逢语文教材的更换,部编版教材的编写理念与三分语文课时制的思想高度吻合,所以我们计划沿着基于部编本提升三分语文课时制实施策略的研究方向,来展开语文学科部的各方面工作,实施三分语文2.0版本。

一、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原有的形式和成果是:整合统编教材,补充《读者》上的时文教材,形成了《时文精粹》和《国学》读本等学习材料。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如教材版本的更换,单元系统设计的变化,《国学》读本中多篇文本与教材重复,时文需要更新等,原有的阅读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完全跟上现实情况。所以,我们做了一些调整合尝试。

1.统编教材阅读方面:在原初一年级尝试大单元主题教学。这和以往的整合教材相比,在理念上有了极大的改变。原来我们只是删除一些课文,补充一些时文,改一些教读课文为自读课文。而大单元主题教学,试图打通整个单元所有课文,以综合性学习为切入口,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来整体设计一单元的语文教学。以知识为主导的语文教学长期存在,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枯燥。而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从整合的思想出发,以学生的主体学习为主要方向。打通课内课外,打通语文与生活,提升学生阅读品质和语文素养。解放学生、发展教师,整合已经成为全球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共同趋势。这也与我校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改革中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是一致的。

2.阅读拓展方面:三个年级,均在《读者》的基础上,再引进《七彩语文》这本更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杂志。对于老师,选择杂志中适合单元主题的时文进行补充教学,没有教参等任何参考资料,这种锻炼必定能提高老师解读文本和教学设计的能力;对于学生,增加阅读量正是部编版教材的偏向,光看部编版教材中指定名著阅读,初中三年有12部必读和12部选读。整个初中总阅读量达到400万字才算达标。所以在教师有限地选教时文之余,重点是指导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量与质。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大语文绝不是局限在课堂,而是延伸至课外,延伸到生活,影响思想,影响人生。

3.文言文阅读方面:经学科部老领导的建议和学科老师的研讨,我们在文言文校本教材的开发上,计划做到更有系统性和针对性。面对部编版语文教材文言文布局的不尽合理,结合民办学校生源摇号的背景,我们将系统设计初中三年的文言文教学进度。计划利用一年的时间,编写《初中文言文自主学习指导手册》,分散教学,化多为少,化难为简,不把文言文学习的重头戏全压在九下;再用一年时间修订原有的《国学》读本,删除与教材重复的篇目,根据部编版新教材和《中考必背61篇》选择配套的文言文拓展阅读材料。习大大曾多次在讲话中强调包括国学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学生多诵读一些国学经典,让国学经典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源泉。

二、作文教学

作文分数占中考试卷的一半分值,然而作文教学时间却远没有达到二分之一。教研员在督导评估时提醒我们,部编版教材的课文缩减了,其中一个目的是让老师安排更多的课时用于作文教学,一周甚至可以用到23课时。事实上,我们有每周作文训练,有及时的作文批改,但坚持进行作前指导、作后点评、系统教学的老师却很少。老师走不出自己的思想禁锢,手头也缺少可操作性强的作文指导用书。所以我们设想用微点写作来贯穿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学习模仿每一篇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方法,用两年的时间做成一本适合我校教师的作文教学指导用书和适合民办学校学生的微点写作指导练习用书。考试分数很重要,但这并不是作文教学的终点。我们的目标是:学生参加完中考高考之后,不会瞧不起中学作文教学,瞧不起中学教作文的我们,不会一辈子想到写作文就摇头。这也是符合部编教材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更高目标是:依托基于部编本提升语文三分课时制实施策略的研究,让老师不再做教书匠,让每位老师手头都有研究的项目,从而,促进语文三分课时制的深度推进、提档升级,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