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首页>>教师发展>>论文随笔>>文章内容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先生的思维品德教育(牟文磊)
发布时间:2018-06-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胡小凡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学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识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可见先生思维品德的造就,是何等的重要。先生思维品德的造就,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先生良好的道德质量和思维作风的构成,需求班主任零碎的、有目的、无认识地疏导和塑造。小先生天真而单纯,模拟性极强,但是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因此,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必须高度注重先生思维品德的造就,经过言传言教,把思维品德教育工作浸透到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当中。  

一、善于发现成绩  俗话说“纤细之处见真情。”作为班主任,除了教学之外,每天还须认真观察先生的言行举止,深入先生当中和先生广泛地进行交流,了解先生在校内、校外的学习、生活情况。在与先生的交流、反馈中了解先生的思维动态,心思特色、情感价值趋向。如果碰到先生有思维成绩,要透过表象看本质,细心分析缘由,找出成绩所在,加以疏导,不要一味的自觉叱骂,简单粗暴对待。班主任应依据先生不同的心思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思维认识差异等,采用相应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时机,及时找其谈心,用商量的口气分析成绩,取得先生的认同,逐步转变其思维观念,纠正不良行为。  

二、班主任的爱心热爱先生是师德的外围,班主任的爱心是做好先生思维品德教育的前提,是动力。教师应像园丁爱花卉,父母爱子女那样爱护本人的先生。爱生,要面对整体先生要思考先生的心思承受能力,对于个性强、脾气犟或道德认识较差的先生,要采取体谅和宽容的态度,谆谆告诫,以情感人,以理导行。要从造就德才兼备的各品种型、各个层次人才的需求出发,关怀爱护每一个先生,对先生进行全面而严厉的要求。要厚此薄彼,既要关怀爱护优等生促其前进,更要关怀爱护后进生助其改过奋发。先生有了困难,班主任要想先生之所想,急先生之所急,及时有效地为先生处理。先生有病,要自动关怀照顾。先生有纳闷,要自动帮其引导。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即便平时再怎样淘气,捣蛋的先生也会被你的爱心所感染,逐步转变其思维行为。  

三、言传言教、潜移默化。班主任对先生的品德教育应浸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当中,班主任应紧紧抓住课文中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事实生活当中典型事例对先生进行思维品德教育。经过对比,让先生找出本身差距,树立榜样,迎头赶上。  教师的言传能使先生服气,教师的言教能使先生佩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言教的重要性。教师平时要为人师表,言行分歧,留意本人的言谈举止;工作实事求是,做事庄重认真,用良好的个性质量教育先生,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为先生树立“立身做人”的榜样。不要要求先生讲文化有礼貌,而老师又常常说粗话;要求先生诚实守信,而老师又常常言而无信;要求先生守时,而本人却经常早退。无论做什么事,班主任都应现身说法,身膂力行,潜移默化中让先生盲目养成良好的习气。  

四、讲究工作方法先生有缺点,批评时要尊重先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不夸大、不讽刺、不挖苦,诚心诚意协助先生改正缺点。对先生提出成绩或要求,不光要从本人的角度去分析,更重要的是真心实意为他着想。要和先生平等相处,以诚相见,打成一片,做到如师如友。不要高高在上摆班主任的架子,要经常深入到先生中去,做个热心人,及时了解先生的思维情况,对先生中出现的成绩,要踊跃自动,热心处理。对班主任来说,表扬聪明的、守纪律的、问题好的先生机会较多,智力低、问题差、淘气好动的后进生,表扬的机会绝对较少。所以,班主任要把工作做得更细,留意及时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以激发先生留意发扬长处,克服短处,始终提高。

五、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做好思维品德教育工作是不容易的,一个班几十个先生,思维成绩很多,有时旧的成绩处理了,新的成绩又来了;先生的某些缺点或不良习气,这段时间刚刚改正,因为自我束缚力差,过一段时间又犯了;有些接受能力差的先生,可能听不进老师的批评教育,独断专行,破罐子破摔,有的甚至敢当场跟老师顶撞。碰到这种状况,班主任应不急不躁,不以势压人,坚持用引导的方法,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服教育。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不要一次把话说死说绝,网,要留不足地。如此重复抓,抓重复,持之以恒,坚定不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总之,思维品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先生良好道德行为的造就,必须依赖于班主任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和工作方法、技巧。因此,做班主任的应时时处处以本人高尚的师德影响先生,感召先生,诱导先生,教育先生,鼓舞先生,使先生明是非,辨事理,爱憎分明;让先生懂得立身处世,接人待物;协助先生明确读书的目的,树立远大现实,盲目地尊师重道。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