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首页>>教师发展>>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凝心聚力,特色发展,攀登教育新高峰——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16-12-0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胡小凡

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创建于2001年,是武进区湖塘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和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联合举办的民办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8.3万m2,建筑面积7.1万m2, 运动场地面积3.2万m2,教学用房面积2.2万m2,绿化面积3.4万m2。现有61个初中教学班,3590名学生,200多名教职工。

学校设施设备先进,全部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版Ⅰ类标准。近几年,学校配置了科技馆、机器人实验室、数学实验室、数字化教室、录播室等现代化教育设施。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文化浓郁,活动场所齐全,教育功能齐备,课程资源丰富,为学生教师的生活和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学校坚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想,遵循“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诚信育才,文化立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笃志明德”为校训,围绕“把学校办成常州率先、江苏领先、全国争先、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示范性品牌学校”的发展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抱负勇担责、明事理求上进、视野广胸襟宽、爱学习乐助人、身心健不畏难的优秀初中生”的育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奋斗,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业绩,再次谱写了优质发展、特色发展的新篇章。

 

 一、完善学校制度 创新管理机制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精致高效、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基于本校实际,积极创新学校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效能。学校管理基本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有机结合。

1.完善管理制度。学校努力构建以目标计划为导向、过程管理为主线、师生主动发展为动力、考核评价为杠杆的现代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品质与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积极构建现代学校管理的制度体系,努力使学校的各项制度更加科学规范、扎实精细,各项管理更加顺畅高效。四年来,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修订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产管理、经费管理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科学界定各部门和个人的责任与权利,做到职责明确,运行高效。修订完善了《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章程》《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教学常规实施细则》《教师职称和五级梯队评审推荐意见》《进一步建设自主学习型课堂的意见》《班级工作反馈意见》《学科组工作反馈意见》等规章制度,学校各项工作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2.优化管理机制。学校进一步健全管理网络,无论是德育、教学还是后勤,无论是宿舍、教室还是食堂,无论是资产还是校园安全,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学校的各项工作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学校不断强化管理责任制,各项工作主体明确,目标清晰,任务具体,要求严格;不断强化工作过程监督,既把握工作整体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又关注过程细节处理的精致性、灵活性,既坚持基本规范的严肃性,又鼓励工作过程的创造性;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协作,既纵横交叉,又职责分明,既下移管理重心,又提升管理效能。

进一步完善年级部管理机制,强化年级部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年级部在教师聘任、教育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职责。建立年级部内部竞争机制,推行年级部主任分片包干制,每位主任分工负责若干班级的管理工作,若干学科的指导工作。初一年级部试行“一级两部”。

不断优化项目工作室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项目工作室的设置。加强对项目工作室的目标与计划,过程与效果的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更好地发挥项目工作室在落实学校工作任务中的作用。四年来,学校共设置了“语文三分课时”“晓声行动”“学科建设”等10个项目工作室。

3.加强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教代会、民主评议、校务公开等制度建设,不断拓宽民主管理渠道,丰富民主管理形式,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严格决策程序,实行校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凡涉及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教职工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收入分配等关系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都向教师公开政策、公开程序、公开纪律、公开结果,实行阳光操作。定期召开董事会,商量决策学校重大工作事项。定期召开行政办公会议,研究商量学校日常工作。定期召开教职工大会和教代会,报告学校工作情况,听取学校工作意见。召开教职工座谈会或以建议书的形式,广泛征求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机制,成立不同层级的家委会,广泛听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二、践行文化育人 ,引领师生发展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的理念,以建设责任文化为主题,努力以先进的文化引领师生发展,以内涵丰富的文化环境陶冶师生情操,以情趣高雅的文化活动丰富师生生活。

1. 着力培育学校精神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多种途径引领师生积极践行 “笃志·明德”的校训,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诚合作、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学校精神,努力培育“求真、负责、和谐、创新”的校风,“敬业、博学、严谨、善导”的教风,“乐学、善思、勤奋、自信”的学风。

2. 不断丰富校园环境文化。精心设计校园文化环境,不断丰富环境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环境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学校的环境设计集教育性与人文性,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自然环境端庄优美,和谐大气,宁静雅致。文化环境布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弟子规”长廊、“古诗文”楼道、艺术走廊、“互联网+”走廊、学生标兵墙、教师风采墙等,处处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文化的熏陶。班级文化环境形式多样,积极向上,既符合学校统一规范,又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3.开设责任文化课程。学校加强责任文化课程建设,着力提升师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开设“责任与成长”校本课程,编写《责任与成长》校本教材,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予以实施;开展以责任教育为主题的校长“开学第一讲”活动;举行“天下兴亡我有责”“我的事情我负责”“我为家庭勇担责”等责任主题征文、演讲、辩论活动;进行“责任”主题班团(队)活动。

4.开展专项文化活动。为了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养,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组织开展晓声文化系列活动。

晓声学生讲坛。邀请校外专家或校内教师为学生作讲座,与学生对话,帮助学生了解窗外世界,感悟人类文明,思考人生价值。自2009年以来,已举办“晓声学生讲坛”85讲,16.5万人次的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我们聘请的校外主讲人,或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或是地方知名人士,如: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杨乐,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王德林,全国“优秀科普工作者”王克勤,中科院院士、本校特聘科技辅导员薛永祺,常州圣卡数码有限公司总裁、海归博士李晓阳,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常州铭赛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曲东升,南京大学教授孙为银,常州北大立志网络计算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大铭,常州孔子思想研究会讲师蒋霞等。讲座的主题涉及面广泛,如《红楼趣谈》《两岸关系》《走进西藏》《寻访常州先人的足迹》《无处不在的机器人》《弟子规》《3D打印,打印未来》《化学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法律守护青春》等。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生走上了晓声学生讲坛,已有30多位学生受邀在“晓声学生讲坛”开讲。

家校共读。根据特定目的,学校向学生和家长推荐适合学生和家长共同阅读的文章,学生、家长共同阅读并撰写读后感。“家校共读”是家庭亲子交流的新平台,在提高知识素养的同时,增添了家庭的温暖。每一次的“家校共读”对家长来说都是一次文化的熏陶和教育的培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家校共读”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认可。至今,已完成“家校共读”78期, 共计向学生和家长推荐197篇好文章。

晓声三节。每年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面广的晓声文化艺术节、晓声体育节、晓声科技节活动。

晓声社团。组建“窗外晓声”“晓声文学社”“晓声小记者团”等学生社团,常年开展活动。

此外,学校还开展数学文化节、物理科技节活动。各个年级、班级还组织诗歌朗诵、才艺展示、主题演讲、趣味体育、辞旧迎新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晓声文化系列活动已成为学校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文化品牌,是我校的一大特色。

三、丰富德育内涵,发展德育特色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首”的工作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和潜力为核心,以责任教育和品格养成教育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德育工作内容,拓宽德育工作思路,创新德育工作方法,着力建设“自主德育”,发展学校德育特色。

1.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要求,不管是教学还是管理,学校工作的所有岗位,都有德育工作职责。不管是教师还是职工,每人都有德育工作任务,都必须立足本职岗位,挖掘德育资源,把握德育契机,为学生素质的提升提供支持与帮助。

    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学校修订完善了《班主任岗位职责》《班主任工作常规》《班主任月考核制度》《见习班主任工作制度》《班级工作周反馈制度》等制度;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班主任工作座谈会,班级工作现场会,组织班主任参加班级管理专项培训;实施班主任“青蓝工程”,开展班主任“师徒结对”,成立“班主任名师工作室”;优化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丰富考核内容,优化考核标准,完善考核方式。

2.引领学生自主管理。为了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的自主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学校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自己管理自己。班纪班规学生自主制定,班级常规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活动学生自主组织,评优评先学生自主决定。

学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编写《新生手册》《记录成长手册》,引导学生规划人生,记录成长轨迹,帮助学生提高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学校优化完善“十佳百优学生”“三好学生”“感动校园人物”等评优方案,试行期初申报,期中反思,期末评定的方式,激励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学校开展学生自主管理专项评比活动,评选班级优秀自治管理小组和自治管理积极分子,对获奖小组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3.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开展“8+1”爱心行动,评选“湖塘实验中学年度爱心大使”。举行“泰瑞福克斯希望马拉松募捐活动”, 筹集到的资金捐献给中国癌症基金会。开展爱心捐款活动,帮助生病和家庭困难的学生。组建“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小红帽”志愿服务队定期走进武进“夕阳红”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提供生活服务,走进学校食堂、公共活动室等地打扫卫生。“英才之家”志愿服务队走上街头,开展义卖活动,所得款项悉数捐献给了因帮助他人而受伤的“湖塘好的哥”张志刚。开展责任教育系列活动。

4.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了更好实施“心育”工程,学校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目标更明确,内容更全面,形式更丰富,实施更切合学生实际,效果更好。二是心育师资队伍素质有新的提升,学校现有4位二级国家心理咨询师,2位三级国家心理咨询师。专职心理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三是心育平台有提升,“心理咨询室”“心理自助厅”“心灵沟通本”“心灵驿站”等心理教育平台,从内容到形式较以往都有改变与提升。四是心育活动形式更丰富,与社会义工组织合作举办“成长心连心”活动,开展《我是少年后》《男生女生》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组织开展“一对一”师生心灵对话活动,“师+生”合作文体娱乐活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五是心育健康教育研究有成效。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效显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寄宿制初中学生发展心理辅导有效性研究》,获武进区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5.优化家校合作。学校十分重视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建立微信群、举行开放日、使用家校联系本、开展家访、家校共读等形式,沟通信息,交流经验,优化方法。学校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创建家校联系的新渠道,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开辟家校合作新途径,重要的学生评优评先项目,听取家长和社区的意见。

四、推进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课程是学校落实教育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几年来,学校在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业绩。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政策。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政策,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不管是中考科目还是非中考科目,是文化课还是技能课,都由专职专业教师担任教学。认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建研究性学习学科组,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成效显著。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国家课程的实施水平。

2.积极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学校制定了《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纲要》,依据 “以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发和实施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怡情”“综合类”等四大类校本课程,涉及心理健康、传统文化、国外文化、科学技术、思维发展、时事政治、体育艺术等内容。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国学”“责任与成长”“小初衔接英语”“晓声讲坛”等12门必修性校本课程,开设了“古诗词鉴赏”“数学与生活”“魅力世界”“世界遗产在中国”“书法”“英语诗歌欣赏”等近30多门选修性校本课程,成立了“晓声文学社”“机器人俱乐部”“晓声摄影社”“小记者团”“健美操”“象围棋社”等20个学生社团,编写了《分类口头表达》《时文精粹》《规范与素养》《诚信与社会》《责任与成长》等校本教材,形成了“国学”“小初衔接英语”“晓声讲坛”等精品课程。

必修性校本课程或者独立实施,或与国家课程相结合落实。选修性校本课程与文化社团以走班的方式进行。课程实施有相应的规范和要求,期初有计划,过程有监督,结束有评价。

3.培育学科特色,建设课程基地。在推进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学校积极引领和支持各学科部根据本学科特点,在课程建设、教学创新方面研究和培育学科特色。

语文三分课时制。“语文三分课时制”,将语文课程教学划分为“课文教学”“时文教学”“作文教学与实践活动”三个部分。它不是简单地将教学时间一分为三,而是基于“以社会为课堂,生活为课本”的大语文教学观,对语文学科课程进行系统整合与重建,创建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语文学科课程体系。“课文教学”,通过对课本教材校本化开发,整合规定的阅读教学内容,有些篇目的要求适当降低,有些篇目与时文教学相整合。“时文教学”,以《读者》《国学基础读本》《时文精粹》为文本,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思想性、人文性,努力与国本教材内容相协调。“作文教学与实践活动”,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发展需求,分年级设定不同的写作系列:初一为“兴趣作文”,初二为“规范作文”,初三为“创新作文”。为了深化推进“语文三分课时”改革,学校修订了《语文三分课时实施方案》。为了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学校修订重印了《国学基础读本》。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数学学科部依托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策略研究》、江苏省初中数学课程基地,依托学校数学实验室装备设施,积极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

英语衔接教学和阶梯阅读。英语学科部根据入学新生差异大的实际,系统规划衔接教学。确定衔接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编写衔接教学教材,制订衔接教学的计划,进行衔接教学的考核,成效显著。依托江苏省第十期教研课题《初中英语阶梯式阅读研究》,开发阶梯阅读课程,在日常教学中进行阅读专项训练,落实阶梯阅读任务,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4.建设“自主学习型课堂”。学校在严格执行课程政策和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的同时,切实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追求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为了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我校在尝试教学思想指导下,以教学案为载体,以优化教与学的方式为目标,以自主学习为突破口,全面开展了以建设“自主学习型课堂”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建设“自主学习型课堂”,学校重点抓了“四个三”。

三个步骤。“自主学习型课堂”的基本载体——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的三个步骤:一体化设计、个性化完善、多样化实施。一体化设计,通过学科团队的研讨,集中团队的智慧,促进资源的共享,保障教学载体的基本质量;个性化完善,在学科统一的基础上,结合教师个人的风格特长和班级学生的实际,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多样化实施,在教学案的实际运用过程中,结合学生和课堂实际,灵活处置,而不是僵化硬套。

三个原则。“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原则: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就是要保障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尽可能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是相伴成长、相得益彰的;思维为主攻,就是要以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多样性和深刻性,培育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为主线,就是以训练贯串课堂,在丰富多样的训练中发展思维,达成目标。

三个循环。“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自主研读初步学、合作探究深化学、检测总结巩固学。自主研读初步学,把学生的学习放到教师的教之前,学生在教学案的引导下的独立学习;合作探究深化学,针对教学重点、难点,针对学生课前学习的问题与困惑,通过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等方式,使学习走向深入;检测总结巩固学,通过检测总结,既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目标达成情况,也促进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三个循环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螺旋上升、深化提高。

在三个循环的基础上演化出五个环节九个步骤,形成“自主学习型课堂”“359”教学模式。

三位一体。“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精细处理教学细节。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合理选择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精细处理教学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在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决定改革成败的就是教学细节的处理了,精致处理每一个教学细节,才能实现预期效果。三者相互支撑,有机融合,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共同保障教学质量。

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建设自主学习型课堂的实施意见》,确立了“自主学习型课堂”“以学定教、多学少教、学教互动、精练精讲”的十六字教学策略。制定了《建设自主学习型课堂工作考核方案》,将自主学习型课堂改革纳入了绩效考核的范畴。学校加强了“自主学习型课堂”的研究,申报并进行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教学案”的自主学习型教学策略的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尝试教学思想建设自主学习型课堂的研究》,江苏省基于测试和跟踪分析的重大研究项目《基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建设自主学习型课堂的研究》,常州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信息化自主学习平台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与实践。学校参加邱学华《尝试教学法的实验研究与推广应用》,是全国尝试教学法实验学校。

通过多年努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五、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优秀团队

四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教师第一,教师为本”的理念,以打造一支责任心强,上进心强,业务能力强,有团队协作精神,勤奋刻苦精神的教师团队为目标,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激励全体教师主动发展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师德师能建设,使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发展水平都有较大提高。

1.领雁工程塑形象。学校领导班子理念先进,思想开放,作风正派,敬业务实,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在师生中有较高威信。班子成员在工作中做到“五好”“五带头”。“五好”,即作风好、团结好、形象好、能力好、实绩好。“五带头”即带头学习,带头进课堂,带头搞科研,带头教学改革,带头执行师德规范。学校领导班子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领导能力和良好形象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信任和支持,在师生中有较高的威信。

中层干部思想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敬业负责,勤奋刻苦,勇挑重担,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拼搏奉献精神,既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又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以出色的成绩赢得了广大教师的信任。

    2.师表工程铸师魂。学校以“爱生”为核心,实施“师表工程”,塑造高尚师魂。一是以学习为引导。组织教师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学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开展了“三讲三比”、“三好教师”、师德建设月、168爱生行动等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身边的好教师”评选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二是以制度为保障。执行《常州市中小学教师八要十不师德自律规定》,修订完善了《湖塘实验中学教师师德规范》《绩效工资方案》《教学常规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以制度规范教师行为,以评价激励教师自律。“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现已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不断彰显。

3.师能工程促提升。学校队伍总体年青,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达65%。学校大力实施“师能工程”,以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鼓励青年教师制订个人成长规划,树立成名成家的志向,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研讨磨炼的机会,为他们的快速成长搭建平台。

聘请专家指导。组建以特级教师为主体的特聘教师队伍,常年在校,走近教师,走进课堂,为教师诊断问题,破解难题,指导教师成长。与上海师范大学语文课程研究基地签订“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实践研究”合作协议,聘请国培专家为全体语文教师开设专题研修课程,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聘请邱学华为学校名誉校长,在指导教改的过程中培训教师。聘请本区域教学专家定期来校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 

组建名师工作室。制订《名师工作室管理意见》,鼓励本校优秀教师开设名师工作室,鼓励青年教师加入本校名师工作室。近几年来学校共组建了26个名师工作室,有250人次青年教师参加。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常州市名师工作室,有7位教师是常州市名师工作室成员。

举行基本功竞赛。每年组织开展一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40周岁以下的教师全部参加。竞赛包括理论考试、教学设计、模拟课堂、课堂教学等项目。基本功竞赛的结果与绩效考核相挂钩。

强化常规教研。学科部、学科组根据学科建设规划和学科教研工作计划,开展理论学习、教材解读、课例分析、教学诊断、课改研讨、主题论坛、经验分享、集体备课等形式的学科教研活动,每次活动有计划、有内容、有监督、有责任人,成效显著。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部被评为常州市示范教研组或优秀教研组,政史和生物学科部被评为武进区优秀教研组。

重视课题研究。四年来学校共有8个课题结题。《基于教学案的自主学习型教学策略的研究》《初中寄宿制学生心理疏导策略的研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研究》均获武进区教科研成果一等奖。目前学校正在研究的区级以上课题和项目共12个,其中省级课题有4个(2个省“十二五”规划课题,2个省教研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自主学习型课堂研究”成功入选省教育厅2015年基于测试分析的跟进式改革重大研究项目,《信息化自主学习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被常州市教育局确认为常州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学校是“常州市优秀教科研基地”。

学校还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校园,培育学习型教师”的“八个一”活动;组织教师暑期学习培训、教师讲坛、师徒结对、阅览室读书、理论学习与考试、外出考察学习等活动;举行骨干教师展评课、课堂教学诊断课、过关课、每周一课等活动。

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迅速,优秀教师群体已经基本形成。学校中级和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为 56.4%,获得区骨干教师、市教学能手及以上专业称号的教师为 18.68%。有 70多人次获得“省先进工作者”“常州市劳动模范”“常州五一劳动奖章”“常州市十佳师德标兵”“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武进区十佳教师”“武进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市、区“优秀班主任”等光荣称号。四年来,有120人次在省、市、区各级各类优质课评比和基本功竞赛中获奖,其中有12人次获省级一、二、三等奖,有25人次获市级一等奖以上奖励,有88人次获武进区一等奖以上奖励。张伟俊、高敏、陈静等3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入选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名师直播课堂”。张伟俊、濮亚洁、徐能学等三位老师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的全国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均被评为“江苏省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其中张伟俊、濮亚洁的课被评为“部级学科德育精品课程”。梅建芬等4位教师参加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名师送培到市活动,另有 6位教师担任武进区送教下乡授课工作。四年来教师发表论文265篇,获奖论文189篇。教师参加区级以上网络团队教研比赛40人次获奖,其中获省二等奖4人次、市一等奖15人次。有24位教师被评为教科研先进个人、电教先进个人。

六、更新设备设施,规范后勤服务

学校后勤坚持“服务师生、保障运行”的理念,千方百计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努力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优质的服务。

1.财务资产,管理规范。学校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制定详细的管理方法,完善考核责任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学校严格按上级规定收费,实行收费审核制、公示制,并合理开支经费,坚决抵制乱收乱支现象。

    继续抓好学校基本建设,不断完善设备设施。校产管理制度健全,各类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均分类造册,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行政仓库定人保管,物资进出手续齐全,账目清楚。定期检查设备设施,及时维修。每年都投入一定数量的维修费,整理校园的排水系统、地沟网络和教室空调供电系统,确保教育教学服务设施的正常使用。

2.健康安全,严格保障。学校立学生健康卡,每年都请武进中医院医师来校作健康检查,并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分析。校医务室通过校园电视台、校报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常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年进行学生健康体检,体检率100%。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得到控制,无食物中毒等重大事故发生。

学校开展各项安全教育活动,组织师生学习防火、防电、防盗、食品、交通等安全方面的知识。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制定各类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应对不同情况的发生。定时检查、维修各类设备设施,消除安全隐患。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师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设立周界报警和校园监控系统,安装监控150多只,实现“技防”。每两周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每月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加强与公安、城管的联系,配合做好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维护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

3.校园管理,井然有序。学校有严格的校园环境管理制度,有卫生包干和检查评比制度,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的使用制度,微机房的管理和操作规范,食堂卫生制度、食品采购验收制度和文明宿舍评比制度等。整个校园洁净美丽,绿树成荫,有浓郁的人文氛围。学校档案管理制度健全,档案室设备先进,专人负责,归档及时,使用规范。学校档案室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档案室。

4.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学校高度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工作,统筹规划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学校引进了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对学校数字化平台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建成了校园无线wifi网络,提升了带宽和网速,覆盖了整个校园。建成了两个数字化教室,两个录播教室。与科大讯飞公司合作,实现网络评价、网络课堂、网络辅导,从技术上支持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绩。四年来,学校获得245项区级以上荣誉称号。学校被确认为全国校园影视教育基地、江苏省初中数学课程基地、江苏省机器人教育示范基地、常州市教科研基地。被评为江苏省的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平安校园、节水型学校、红十字示范学校、价格诚信单位,常州市的德育特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体卫艺工作先进集体、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教科研基地、优质学校复评优秀级学校。“尝试教学法的实验研究与推广应用”(邱学华主持),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大语文观的语文课程结构改革”,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学业成绩优良。学生身心正常,体质体能良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90%以上,优秀率10%以上。学生近视和肥胖新发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学生品德修养良好,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逐步提升,有较好的学习、实践、创新能力和公民意识,综合素质评价优良率达到98%以上,无违法犯罪行为。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学习成绩优异,各年级学生全科合格率95%以上,初三学生的毕业率100%。学生个性特长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四年中在区级以上的各类技艺比赛中,共有2192人次获奖,其中678人次获省和国家级奖项。学校田径队参加江苏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苏南),获初中男子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女子组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学生男子足球队获常州市冠军,篮球队获常州市亚军,武术队获省级武术比赛金牌。多次获省、市、区机器人竞赛团体一等奖,151人次在国家和省级机器人竞赛中获奖。116人次在国家和省级信息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中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评比活动,连续三年获金奖。52人次在江苏省中学生作文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参加2016年常州市第十七届中小学生作文比赛暨江苏省第十五届“七彩语文杯”“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选拔赛,4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短剧、美术、书法、摄影等比赛成绩显著,27人次获2015年第五届“星火杯”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大赛金、银、铜奖,短剧比赛获常州市一等奖。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广大学生得到优质发展,在武进区中小学素质教育质量评估中年年获得一等奖。教育教学质量在本区域内位居前列,成为一类重点高中的重要生源基地。

学校丰硕的办学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社会声誉不断提高,示范作用不断扩大,多次被《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江苏教育》《江苏科技报》《语言文字报》以及“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媒体作专版介绍或报道。四年来,先后承办了“全国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高峰研讨活动(初中组)”,“全国协作区‘孔子杯’初中课堂教学大赛暨第十七届尝试教育学术年会”,“江苏省新课程标准培训研讨活动”,“江苏省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展示研讨活动”,“中国教育梦——2015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教学法(讲学稿)研究中心2016年工作年会”等大型研讨活动。组建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与青岛启元等四所学校缔结了友好学校,定期开展校际交流研讨活动。在江苏省民盟烛光行动中与淮阴凌桥初中结对帮扶。承担跟岗培训任务,接受区内学校22位中层干部的跟岗锻炼,接受新疆、山东等地教育干部的跟岗锻炼,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批次5000多人次的教育考察。

 

总结过去,学校在学校管理、内涵发展、教师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学校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一是近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之间的学业差异进一步拉大。二是学校运行成本持续增长,办学经费紧张,债务沉重。三是教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青年教师数量多,比例高。年轻教师富有生机和活力,但确立专业理念、提高科研能力、积累教育经验、提升教学水平等需要一个较长的培养和锻炼过程。大量公办教师的退出,学校骨干教师的数量和比例较大幅度下降,名优教师引进难度不断加大。四是在学校内涵发展上,文化、德育、课程、教改、特色等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还需进一步提升品位。

放眼未来,我们将以强烈的使命感,凝心聚力、携手共进,求实务实、开拓创新,在《2016-2021五年发展规划》蓝图指引下,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培育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发展,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教育品牌,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我区我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幸福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