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首页>>教师发展>>论文随笔>>文章内容
评张丽芳老师简单机械和功习题课(张振镖)
发布时间:2017-10-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胡小凡

911号,我在初三17班教室里听了张老师简单机械和功的一节复习课,看似零散,实则收获颇多。

张老师先讲解了11-4上面的第四题,并借题复习了杠杆平衡的重要知识:倾斜静止也是杠杆平衡,但为什么不好?实验前为什么要调水平平衡,实验时为什么又要调节水平平衡?可以看到,在张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像这样的随机复习,随时复习非常的多,也很有效果,值得学习。并且,学生要是回答不出来,批评,罚抄,一个都不能少,难怪她教的学生即便差生都差不到哪里去。

接下来讲解杠杆的动态平衡,由于时间关系,张老师并没有展开系统复习,只是讲解了拉力始终水平这一种情况,不过她在规范求解的基础上添加了极端法的理解,即当拉力水平时,动力臂几乎为零,动力需要无穷大才能使杠杆平衡。此外,她重点强调了方法,也就是把两个位置的五要素画出来进行比较。我也画五要素,但是我觉得两张图重叠在一起,画五要素很难看清楚,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真正看清楚,看明白。

同样的方法在11-5的第11题也有所体现,所以张老师将这两个题目放在一起讲解了。接下来是油桶滚上台阶的问题,问动力大小的变化,画完五要素以后,张老师总结了杠杆问题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运用杠杆平衡条件,画五要素进行分析,不像机械效率问题,有好多种解法,因此,杠杆问题要求学生必须做对,必须做好。

接下来比较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时,张老师采用了她经典的三段法,将图用两条横线划分为三段,G对应有用功,G动对应额外功,绳子对应总功,然后运用条件分析求解。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好,今年也是这么用的,感觉解题思路更加清晰,简单,明白。以往我的做法是,判断机械效率,立马想到三个公式,然后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运算。导致以往教的时候,一方面我自己思维量大,另一方面学生不能很快反应这三个公式,跟不上我的节奏,看来还是没有照顾到学情,没有考虑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和记忆理解能力。

张老师的课堂充满幽默,比如对于单位的强调,她说要把单位写在出错的学生的屁股上,没有单位就没有前途等,很有意思,便于记忆。

课堂上的亮点还有很多,比如习题安排的顺序,板书的设计,书法水平的高超等,都值得学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