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丽萍2018年9月17日)
假期有幸聆听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主题报告,其中有一点令我深有感触。他20年来一直坚持不懈的教学工作之一就是他反复引导一届又一届学生每年几次制定学习计划,魏老师引导学生制定大体分四个部分的综合计划:第一部分,终生朝哪个方向努力,一生中自己的德、智、体三方面大致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第二部分,十年达到哪些目标;第三部分,一年怎样度过;第四部分,一天怎样安排。我们班主任们该如何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呢?
一、全面分析,正确认识自己。
帮助学生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首先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极其深刻的了解和比较正确、客观的认识,否则,既无法制订出目标合理的计划,也不能保证执行。建议每个学生在制订计划之前仔细分析一下自己各学科的优势和缺陷,每门学科上自己的智力水平和现在的努力程度等,才能在制订计划时扬长避短,有的放矢。
二、长计划,短安排。
制定计划时既要考虑长远计划,还要有近期安排,做到点面结合、相得益彰,最大程度的提高学习效率。长远计划可以是一个月或者一个学期,比如本学期要在哪几门科上下功夫,每个学科要达到一个怎样的水平,长期计划的制定应该是大纲式的,不必详细,否则就会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反而失去计划的意义;而短安排则是每周、每天甚至还有临时计划,如制定每天每门学科自主学习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内容,短期的计划内容必须要非常详细。
三、每天学习计划的制定
要指导学生预估每天自主学习的大致时间,再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自身的基础以及课表等因素,大致安排各学科自主学习顺序以及大致时间。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计划一定要留有余地。计划的实现需要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种种原因有可能要改变计划,所以订计划时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个新的更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将会使学习更加有效!
2.“因科制宜”来制定不同学科的学习计划,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如语文既要考虑笔头作业也要安排时间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数学不能一味的完成习题,也要安排时间静心理一理重点知识或经典题的思想方法、解题策略。
3.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所谓重点,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或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学科,时间和精力上要有所偏爱这些学科,不要瘸着一条腿跑步;也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保证重点。
4.科学安排,提高效率。自主学习开头和结尾时间,可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时段,可安排比较枯燥的内容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安排科目时,文科、理科的学习要错开,尽量不要连续三门文科或理科集中放一起,文理结合,效果才会更佳,这样既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又提高学习效率。
5.脑体结合,学习和其他活动应合理安排。在制定学习计划时,一定要让学生注意劳逸结合,将学习和其他活动统筹安排,如周末也要考虑到娱乐和锻炼的时间,同时还别忘了与父母交流的时间。
四、注意效果,定期检查,及时调整。
检查内容如:计划中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是否基本按计划去做?学习效果如何?总结得失,找出偏差,分析原因,以利改进。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调整。
相信合理周密的学习计划一定会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上走向成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