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属于主题系列活动,由政教处和班主任负责组织与实施,本校全体学生参加。
一、活动目标
1. 调节学生身心,强健学生体魄,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2. 丰富学生社会知识,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进学生亲近社会的情感。
3. 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培养学生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活动内容
1. 社会考察,初一初二各年级每学期选择一个村或一个企业、一个社区、一个市场、一个科研院所等,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考察活动。
2. 远足训练,三个年级每学年组织学生开展一次10-15公里的徒步远足体能训练活动,每次活动有主题、重过程,将运动与观察、学习、研究结合起来。
3. 修学旅行,将旅游旅行与学习、考察、研究结合起来,包括到本市和外地参观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等。一方面有学校在暑假寒假以夏令营、冬令营方式,组织学生外出开展修学旅行活动。另一方面指导家长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开展短途或长途的修学旅行活动。
4. 社区服务,与德育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走进本校所在地的社区或学生家庭所在地的社区村庄,参与本地的文化建设、环境建设。每学期每位学生必须参加为期3-4天的社区服务活动,或有学校统一组织,而有学生伙伴合作自发参与。
5. 文化交流,初一初二各年级每年组织学生到国内知名中学、高等院校,国外友好合作学校开展一次文化交流活动,或游学活动。
三、活动实施
在时间上,坚持校内课内与校外课外相结合,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活动前的准备和指导,以及活动后的总结交流。在组织形式上,坚持学校、年级、班级统一组织,与学生家庭、学生伙伴合作自发组织相结合。在活动方式上,坚持“活动策划——学习培训——外出活动——问题探讨——成果交流——总结评价”等六个环节。在活动对象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领学生自主策划、自主开展、自主总结。
四、学生评价
建立“行走”课程学生学习评价机制,拟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目标和内容,制定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指标,实行学生自主评价、家长参与评价、指导教师考核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整个校本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纳入学生素质评价体系,以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参与“行走”课程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
----董其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