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由数学学科部全体老师负责开发和实施。为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必修课程。
一、 课程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经历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并开展实践和探究活动,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2.通过对有关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3.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有用、可用、能用。增强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二、课程内容
初一年级
1.奇妙的数学黑洞2.图形生长的奥秘3.趣变火柴棒
4.感受认识无理数5.截一个正方体6.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7.神奇的式子8.翻牌游戏9.找规律
10.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11.斐波那契数列
初二年级
1.铰链连接与稳定2.平移与旋转3.筝形
4.数格点,算面积5.剪纸6.勾股定理的验证
7.勾股数的探索8.棋盘中的“另类”线段9.探索规律
10.生活中的一次函数11.测量旗杆的高度12.折叠问题
13.等腰三角形分割14.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平移
初三年级
1.格点问题2.一线三直角相似模型3.圆中面积最值
4.多边形的密铺5.利用圆方程研究圆中问题6.最短路径问题
7.拱桥问题8.旋转相似9.面积问题
10.增量巧设11.航海问题12.一线三等角
13.道似无圆却有圆
三、课程实施
本课程将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教师指导,设计方案,课外进行实践活动,再到课内进行交流展示,总结评价。根据本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以“操作实践、综合探究”为中心,以“先行后知、先试后导”为原则,以“注重过程、突出主体”为主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醒学生的知识储备、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学习评价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学习评价,将坚持过程评价与成效评价相结合,一方面制定评价表,加强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态度和方式方法的观察评价;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学习报告、问题解决方案等,对学生的活动成效进行评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