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由英语学科部虞笑笑等老师负责开发与实施,可供初一年级学生选修。
一、课程目标
1.帮助学生排除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思维的干扰,培养学生英语的语感。
2.帮助学生随时用正确的语法进行语言的输出以及熟练成无意识的正确英语思维。
3.帮助学生了解大众的西方文化以及典故,让学生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和思维的差异,学会欣赏和包容,学会共同生活,促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安排18课时的教学内容:
1.英语的起源和发展。介绍英语的背景、古英语时期、中古英语时期、近现代英语时期;了解人们对语言认识的一般观点、现代英语的语音系统以及英文字母发展简史。(2课时)
2.英语的语言特点。了解其特点:简单性、标准性、逻辑性、歌唱性以及不可盲目模仿性;熟记英语教学“三大基石”理论的语言学基础。(2课时)
3.英语的思维特点。了解其特点:一般特殊型、问题解决型、比较对比型;掌握这些特点为语言学习服务。(3课时)
4.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的异同。了解汉语思维的特点;找出并认识两种思维的差异以及共通之处。(3课时)
5.英语的基本思维方式。熟知集中基本思维方式,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4课时)
6.英语思维训练。教授背单词的技巧、进行一定量听力练习以及读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英语文章。(6课时)
三、课程实施
本课程将按照学校《课程建设纲要》提出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根据本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将坚持文化学习、练习训练和学生展示相结合,遵循语言规律,按照 “学科教育”的模式,帮孩子逐步形成“英语思维”。
四、学习评价
本课程将按照学校《课程建设纲要》提出的要求认真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效进行总结性评价。根据本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英语思维方法测试评价表,在课程开始时进行一次调研测试,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次考核测验,以比较分析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
![]() ![]() |